反之,一個竹編作品如果只停留在博物館的展示櫃中束之高閣,只會曲高和寡,無法實際與人群產生共鳴,竹工藝與工藝品將更益邊緣化,最後落得偏安「文化保存」一隅,或是在特定得「懷舊」場合才被拿出來錦上添花一番。
其中,損失最龐大的產業之一,無疑是觀光業。於是,給予了旅行社居中,藉提供資訊、辦理行程來獲利的餘地(圖四)。
還可打造出一個由少數廠商寡佔的封閉型市場,把旅客的消費框限在合作的景點、商家,集中瓜分利潤。以2018年,外國旅客每人平均在台消費1238.38美元推算,外匯收入萎縮近20.5億美元。如此,除了能產生規模經濟,降低產品開發與旅客交通、食宿等成本外。先是於2013年跌破五成至44.96%,到了2017、2018兩年,更分別只剩26.48%、26.8%,大約四分之一左右的外國觀光客,採取跟團的方式來台。而晚近,網際網路和行動裝置普及,資訊流通與人員聯繫極為便利。
但純拿台灣自身,歷年外國旅客入境人次比較,誠如「圖一」顯示,台灣在國際上,的確是一個持續成長的旅遊目的地(tourist destination)。作者提供 圖二:外國旅客來台觀光,自由行、團客佔比變化(1999-2019) 作者提供 圖三:外國旅客來台,自由行、團客佔比變化(1999-2019) 個人獨立旅遊:市場結構開放、打破「觀光財」寡佔、廣泛帶動經濟 傳統上,旅行社經營「團體旅遊」(group inclusive tour,GIT)的方式,是首先,和某些特定的景點、商家合作,規劃出制式的套裝行程。不幸的是,錯誤的腹肌訓練非常多。
腹橫肌,位於腹斜肌的下方。即使腰部肌肉的緊縮不是非常強烈,仍無法避免腹肌鬆弛。文:尚皮耶.克萊蒙梭、弗雷德里克.德拉維耶 曲線要優美,腹部是重要考量,因為沒有纖細腰身和平坦腹部,怎稱得上身材姣好?做好腹肌訓練,幾個月內就可以擁有肌肉緊實的小腹,告別肥肚腩和游泳圈。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緊實曲線訓練圖解健身教練×解剖專家聯手,專攻四大難瘦部位,精準雕塑腰腹臀腿》,采實文化出版 momo網路書店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。
只要緊實,看起來就顯瘦、自信、活力。腹肌鬆弛和大肚腩容易造成腰部受損退化。
腹肌的角色 講到腹肌,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應該是腹肌線條分明,小腹平坦、沒有任何多餘脂肪的完美腹肌。大小斜肌,若腹肌緊實且沒有過度增加肌肉體積,鍛鍊大小斜肌對於纖腰縮腹也略有助益。每天運動健走,身材卻毫無進化,體重沒有增加,肚子的肉卻越來越多。反之,兩側手肘愈是往前且靠得愈近,練習就愈輕鬆。
當訓練真的變得艱難時,猛烈搖晃頭部將反受其害。健身教練×解剖專家聯手,教你90天練出緊實曲線。反之,兩側手肘愈是往前且互相靠得愈近,練習就愈輕鬆。相反地,此時宜做全身性的緩和運動。
因此,所有不會讓背部拱成呈圓弧形,而是使腰背內凹的運動,都只會對腹部造成傷害。保養心血管健康:腹肌運動對心血管是絕佳保養方法,其功效等同跑步,但不會損及膝蓋和脊椎。
然而上天賦予我們腹肌可不只是為了好看,腹部擔負身體運作和健康的多項重要功能Photo Credit: Jan van Eyck@Wiki Public Domain 比月亮形狀變化更令人擔憂的,是它會暫時阻擋能帶來生命的陽光,讓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都黯然失色。
月亮的大小也會發生變化,這是因為它的軌道並非正圓而是橢圓,也就表示它與地球的距離會有很大的變化。當休斯的女兒芙里達於1960年代初突然看到月亮、讓父親感到欣喜並讓他因此寫下一首充滿溫暖、豐富與夜間意象的詩作時,她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觸及一件非常普遍的事物,也就是人類對一個天體的迷戀與依賴,這個天體既是計時器亦是支柱,也是靈感的泉源。事實上,揚・克(Jan van Eyck)在1440年左右繪製的《基督受難圖》(The Cucifixion)中,基督被長矛刺穿時,各各他山上方就掛著一個看似邪惡的月亮,這是最早的月亮寫實圖像之一。然而,它也總是在變化,不停地出現與消失,漸漸變圓直至滿盈,然後再變虧缺。儘管如此,月球也充滿了矛盾。文:亞莉珊德拉・羅斯柯(Alexandra Loske)、羅伯特・馬西(Robert Massey) 信仰 月亮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如何擄獲人心 泰德・休斯(Ted Hughes)的《滿月與小芙里達》(Full Moon and Little Frieda)是一首藝術氣息十足的英文詩,詩中主人翁是一名年紀非常小的女孩,尚且無法說出完整句子的她,某日傍晚看著眼前的鄉村景緻,突然不停地喊著:「月亮。
然而,我們卻能陶醉於賞月的樂趣,甚至可以看到它坑坑洞洞的表面,以及山巒山谷的陰影。舉例來說,月亮經常出現在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描繪基督之死的圖像中。
在晴朗的夜晚,尤其是上弦月或下弦月的時候,月球表面山脈與環形山的陰影會更加明顯,人類肉眼即使在沒有望遠鏡的狀況,也能看到月球表面的一些結構。許多古代文化都有為了嚇跑類似黑暗勢力的儀式。
我們的眼睛、手、筆和畫筆可以隨著它的輪廓、形態與陰影,將它描繪出來。月球上有海有山也有谷,讓我們在看月球的時候,就好像是看著一面蒼白的鏡子,從中看到自己的倒影。
也許因為我們對月球感到相對熟悉,所以能感受到一種特殊的關聯性。在早期巴比倫文化中,人們會豎起祭壇,組織喧鬧的遊行隊伍,以免被月亮或太陽遺棄,在這期間,人們會敲打鍋碗瓢盆,演奏大聲的樂器,並發出許多喊叫聲。公元前5000年左右,美索不達米亞與亞述文化也都觀察並紀錄了月球的運動。在人類了解這些變化的原因之前,是怎麼解釋這些現象的呢? 從人類有創造活動開始,天堂就在藝術、神話、民俗、傳統與信仰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這些儀式通常包含噪音與瘋狂的手勢。青銅與黃金製成的內布拉星象盤大約製作於公元前1600年,最近才在德國出土,它上面顯示的可能是鐮刀與滿月。
月球能給予一種視覺上的確定性,自古以來就激發著人類的想像力與創造力。內布拉星象盤可能是一個簡單的星圖,也是儀式性物品。
在最早的文化中,月球形狀的變化也提供了一種基本的計時形式:在好幾個史前洞穴中,都曾在骨頭與岩石上發現可能描繪著月相的雕刻、繪畫與標記。月亮本身在日食中變暗的現象,讓古代中國人充滿恐懼與對死亡的畏懼,而且他們相信有一條龍正在吃掉月亮。
中國人會敲打鏡子好把吃月亮的東西嚇走,這也拐彎抹角地顯示,他們認為月亮應該是銀色的,而在非洲,有些部落會向空中撒沙子來達到同樣的目的。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月亮的輪廓,它往往在夜空的襯托下顯得輪廓鮮明。雖然這些對月亮出現與跨越天空旅程的觀察,最終導致早期陰曆系統的誕生,月亮定期漸虧與消失的現象,也讓它與死亡、犯罪、危險與疾病關聯在一起。古羅馬人則是會投擲或揮舞燃燒的火把,試圖重新點燃月亮的火焰。
若這些圖案確實代表早期的陰曆,它們反映出人類對時間與生命、死亡與重生之週期性階段的早期意識。它的顏色可能從銀白色變成藍色、橙色、黃色、紫色、甚至血紅色,這是因為大氣中的塵埃與月亮相對於地平線的高度所致。
當我們開始繪製月球地圖時,我們選擇了借鑒於地球的地名,如雨海、雲海與亞平寧山脈等。月亮被吃掉的想法往往與野獸和危險的動物連在一起。
英文中的日食「eclipse」一字源自希臘文,有「遺棄」或「遺漏」的意思,在這樣的脈絡中似乎指的是天體缺少的光,或是地球或人類被引導他們的光,亦即太陽與月亮所遺棄。它看來是和善的,是黑暗中的一個光源,是我們永恆的伴侶,讓旋轉中的地球能穩定在軌道上,也牽曳著我們的海洋,從而給我們的海洋帶來富饒且可預測的節律。
上一篇:我国将大力推进气候观测系统建设